分類
Bookstores 每周一書

搞好搞旺夜市

閱讀俱樂部:《雙城辭典》
夕拾X閒社:《香港百年》
界限書店:《味緣香港》
序言書室:《味緣香港》
留下書舍:《台南甜不甜》
解憂舊書店:《消費社會學 》
獵人書店:《獨裁者的廚師》
繪本童樂:《市場街最後一站》
49份格仔書店(日識):《看不見的國境線(下):邱永漢小說傑作選》

最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官方網誌上,聲言要與商家合力「搞活搞旺」香港的夜市,維持經濟復甦動力。但無論是部份美食博覽參展商,抑或相當部份網民,都一致看淡。參展商認為,現在港人均往深圳消費,與其搞夜市,不如以七人欖球會、大型嘉年華推動餐飲業。網民指出,現在香港已無特色食物,有消費能力者不在香港,場地租金又貴,況且發牌制度門檻亦高,致使夜市食物已無法以價廉物美作招徠。

Photo from https://www.pexels.com/ by Aleksandar Pasaric

甚麼是夜市﹖閱讀俱樂部帶我們打開韓麗珠、謝曉虹合著的《雙城辭典》,書中有一個「畸零夜市」,就在城市的不知名角落或零碎的土地間,當中可以買到想像得到或想像不到的東西。這雖是小說情節,但也彷彿道出了夜市的特質﹕夜市總能為我們帶新奇的事物。

說回以往的香港,這裡曾經是旅遊之都,因為充滿了新奇的事物,而且價廉物美。雖然以前街邊攤檔的衛生條件不佳,也不受政府規管,但總是充斥各類便宜的美食。像這次夕拾X閒社,就從雪姬的《香港百年》尋回香港以前街邊美食商販的細節,足以讓那些善忘的高官權貴回憶一下。另外,大家可留意最近呂嘉俊的新書《味緣香港》,這次界限書店與序言書室都同樣介紹這本書。界限書店從《味緣香港》讀出「香港特性」是夜市成功與否的關鍵,序言書室則留意到《味緣香港》作者談到這些食物背後的精神文化底蘊,而其中關鍵的「粵菜文化」能否承傳,並端賴精神、文化的追求。

甚麼是精神、文化的追求﹖正如留下書舍談起米果的《台南甜不甜》,我們可以從台南夜市中找到答案。我們經常說台灣有一份「人情味」,其實那就是社區脈絡、人際網絡,而不是政策、規管或優化,以前香港政府也奉行「小政府、大社會」原則,但這二十多年來漸漸丟失。不過以前香港經常標榜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無視消費行為中的社會層面,所以這次解憂舊書店談到彼得.柯睿耿的入門書《消費社會學》,彷彿提醒司長等高官,消費不單是個人,也是社會的事,而且也不能單看經濟數據,而忽略了香港本身的消費社會。

不管是統治者還是平民,他們都不過是人,所謂「夜市」或「夜欄」都是為了滿足人的基本需要而設立的。獵人書店介紹波蘭報導文學作家Witold Szabłowski的《獨裁者的廚師》,作者以幽默而尖銳的文筆,展現五位麻人如殺的獨裁者在餐桌上的另一面,也告訴我們,這些對殺戮和口腹之慾有極大要求的獨裁者,也是同樣會生老病死的血肉之軀。繪本童樂透過繪本《市場街最後一站》體悟到夜市真正的吸引力,那就是沒有錢的人也應該可以盡情消費。最後,49份格仔書店(日識)為我們帶來《看不見的國境線(下):邱永漢小說傑作選》,作者當年因政治迫害從台灣流亡到香港,把他在香港的經歷寫成短篇小說〈香港〉(收錄在此書內)並獲得日本的直木奬。邱永漢寫蕭頓(修頓)球場夜市觸動他的思緒,如今讀來,大概仍令人心有慼慼焉吧!

閱讀俱樂部 The Book Club:韓麗珠、謝曉虹《雙城辭典》

香港撈夜市有得諗喎,如何搞好一個夜市,甚麽是夜市?閱讀俱樂部店長立刻在書櫃翻尋辭典,在《雙城辭典》中就有關於「畸零夜市」的記載,「畸零地」是指建築基地面積狹小或地界曲折的土地,「畸零」又謂整數以外零餘之數,即零散、不規則、多餘的。

那麼「畸零夜市」又是甚麼?原來是在城市不知名的角落,間集在零碎的土地之間就有機會出現,只要能夠支付足夠的金錢,你能夠在當中購買任何你想像得到或是想像不到的東西。那麼我們如何能夠去到「畸零夜市」呢?有一個未經證實的城市傳聞,在互聯網上記載著這個城市的點點滴滴,甚至有一張神的路線圖帶你勇闖夜市,俱樂部會員們,你們又是否想去「畸零夜市」觀光?

夕拾X閒社 Mellow Out:雪姬 (Suki Yeung)《香港百年》

當尊貴的議員們聽到一地方首長矢言要短期內「搞活夜晚市面」,人人如公開試考Oral般爭相獻計,但求有講,不理「妙計」是否可行,更遑論成效多少。

香港人早出晚歸,要吸引市民收工後還停留街外一陣才回家,不外乎「食」。本週夕拾X閒社推介《香港百年》一書,當中<香港好滋味>章節,以文字和手繪記錄,為善忘的權貴回憶香港充滿美食的深夜。食碗配上黃糖的港式豆腐花、到涼茶舖喝一杯彷彿能解百病小病感冒的涼茶、「走鬼檔」的雞蛋仔魚蛋燒賣牛雜車仔麵檔等、傳統童年小食豆沙燒餅、茶粿、糯米糍、龍鬚糖、白糖糕、紅豆糕、芝麻糕……。香港二三十年前,已有「夜市」,不過舊時街邊小食衛生條件不大理想,政府對其取締日益嚴謹,「走鬼檔」真的「走晒」了。

但只要監管良好,經典如台灣夜市,食肆小攤林立,衛生環境不錯,林林總總的美食,加上店主融合地道小吃和創意,一樣能大行其道。不需辛苦老人家陪孫女劈酒,更不用引入巴西森巴嘉年華扶老攜幼加入夜生活。

香港這些傳統地道、富人情味、伴隨香港人成長的美食,難道不是說好香港故事的最好素材嗎?

界限書店 Boundary Bookstore:呂嘉俊《味緣香港》

為了刺激本地經濟,港府近日提出興辦香港「夜市」,但從網上討論區到食肆參展商,似乎都並不看好計劃前景。不論是港人在疫情過後傾向北上消費的新現象,還是普通小販難以跨越的政府發牌制度門檻,似乎都印證著興辦夜市計劃的不明朗前路。然而,夜市最終能否「搞活搞旺」,真正的關鍵,其實在於夜市本身是否足夠「香港」,可以充分突顯出香港的文化獨特性。換個說法,夜市是否足夠有力去說服世界各地的遊客,以及留下的香港人,相信「 Hong Kong is still Hong Kong」?

《味緣香港》,英譯書名「Made in Hong Kong 」,可能就是香港夜市能否立足的主因。「香港製造」,從理念至實際執行,都必須充分發揮到香港飲食文化的多樣性與獨一無二的本土情味所帶來的優點!而若要透徹地了解這種文化,翻開新書《味緣香港》,筆者斗膽稱此書為著手書寫香港飲食文化的「百科全書」— 從本土小吃至歐美快餐浪潮、由潮洲打冷到香港臘味,此書都一一仔細而生動地寫下來、保存下來,形成了一頓從車仔麫至雲吞麪、臭豆腐至牛油皮蛋撻的文字盛宴。與此同時,此書尖銳地指出當下香港本土飲食遇到的種種困難,並引出相關討論,交給時代與讀者思考。重要的是,《味緣香港》完整地記錄下香港飲食文化在發展路上,一直以來持守的海納百川、求同存異精神。

香港飲食文化難以複製的獨特性,最終到底會成就夜市的蓬勃發展,抑或成為其「致命硬傷」,筆者未敢妄下定奪,只知年月自有分曉。一如那屬於香港的飲食文化,同樣難逃因時代變遷而生的種種挑戰。筆者固然盼望一切美好的,永遠都不要改變,但無奈地,我們也必須接受,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或許會看見香港的地道小食鋪因不敵「貴租」而絕跡街頭、「秋風起、三蛇肥」這曾隨處可見的廣告口號,則隨人們不再需要靠食蛇羹取暖而步入歷史、傳統糕點亦會因青黃不接而永久失傳。縱使如此,縱使我們無法預測世界每天的變幻,此時此刻,當我們尚能以舌尖上的味蕾,去凝住這城市最美好的一剎,已經不錯。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呂嘉俊《味緣香港》

香港人愛吃應該是常識,所謂民以食為天。但多少人真的「識食」,從味道看出門道,以至知民知天?

《味緣香港》是一封給香港的情書。一方面談食,另一方面也是從味道入手,剖析香港的文化、歷史。奶茶、燒味,許多人都懂得說了。但腐竹、咸魚、車仔麵,又如何看出香港的曲折與深沉?

香港曾經是與京都同級的腐竹生產中心,質量極高。除了供應本地使用,亦行銷外地。但後來香港政府對腐竹生產嚴加規管,令好多傳統的製作方法無以為繼。加上成本上升,廠商就大量北移。但掛著香港招牌,卻不容易保持品質。致使2000年後,香港偶然就傳出使用違禁化學品的有毒腐竹流入市面。腐竹質素亦大不如前。

食之所以為天,因為味道不是由入口一刻開始,而是根自一個城市的經濟文化條件。有這樣的城市,才有這樣的味道。了解味道之所緣,就自然懂得一個城市許多肌理與脈絡。

作者對香港味道的珍愛,亦反映在書後段認真對粵菜文化保存的討論中。味道不單是物質層面,更是文化、精神上的追求。讀懂味緣香港,也希望香港未完。

留下書舍 Have a Nice Stay:米果《台南甜不甜》

我們的政府,很喜歡用「活」這個字。還記得多年前,政府聲言要「活化」工廈,隨即推出一系列措施、引入投資、重建改建……工廈「活」了多少,小市民實在感受不到,但很多原本藏身工廈多年的獨立樂隊和藝術家,都因為「活化」下租金上升而被逼離開。

現在,政府又說要「搞活」夜市。而其實香港夜市一直存在,還甚至因為夜市,爆發過一場騷動,大家都該還記得。

曾幾何時,香港奉行「小政府、大市場」,相信市場的自然生態,公權力的干預越少越好。從某個時間點起,規則倒轉,無形之手孜孜不倦地「調整」市場,市場越來越小,政府越來越大。

家長式的管治,it’s for your own good. 結果便是市場的活力減退,有機而生的東西不再。

對香港人來說,要搞夜市,何須政府幫忙「搞活」?你不來橫加插手,民間自然會辦得有聲有色。

就像台灣的夜市、小吃店,自有他們的有機脈絡,又何用公權力操心。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彼得.柯睿耿《消費社會學 》

起初以為財政司長的網誌是懷緬昔日香港光輝的夜生活,比喻經濟暢旺,能過紙醉金迷的日子,司長希望能重現這種光景。但連日政商界如社交平台留言式的獻計,我只嗅到全民大煉鋼的味道。不懂經濟學都知道市場最基本是供求關係,發展到今日社會,經濟活動有更多複雜的因素影響,搞旺夜市,只能說回不去了。在官員議員搞氣氛時,我們不仿思考一下如何搞好生活。所謂夜市,是一種消費,我們現今生活離不開消費,要知道是怎樣來的,又往可處去,可以參考《消費社會學》。消費社會學是一門學科,研究個人、群體和社會生活消費行為、模式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心理等因素相互關係。這本書開宗明義是寫給學生的入門書,先介紹消費社會的由來與歷史,其中提到在十八十九世紀,小說對擴散消費扮演重要角色。也以實例說明各家經典理論,例如其中我會注意的論述是哲學家Baudrillard的物品體系:古物與邊緣物品,馬克思把物品當成商品講求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但Baudrillard則提出物品的標誌價值。古物、舊物、老物並非為了功能性,而是標誌某些事物,尤其是時間的痕跡,也標誌收藏者的社會階級。收藏者會因親密性、完整性等連結物品,作者還笑說一旦你開始蒐集某物品,某物品就開始誘惑你,結果不知是你在收藏物品,還是物品在收藏你?這也引申到行動者(廣告)如何有系統並有意地將物品與意義融合在一起製造消費動力。作者仔細探討購物、廣告、住家、飲食、旅遊、身體、服飾與流行的消費領域。中文版更加撰一篇〈東亞地區的美食與旅遊:個案研究〉,比較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澳門及台灣官方旅遊組織所建構的食物意義,分析這個地區旅遊與食物之間的關係,作者希望能激起這領域進一步的研究。他在中文版序也說書出版後,不斷有新產品和新科技出現,而這些新東西強化了書所說的社會連結。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體是仰賴消費主義生存,即使各種危機(反資本主義/環保等),暫時也能拓展,但未知能維持多久。最後作者預視未來或許是文化商品及資訊交易成為消費的動力。這本書像一課有趣的lecture。其實社會是不斷變遷,生活模式會隨時變化。若搞夜市,議員不如提議跟《香港猛鬼Guide》搞旅行團,作者潘紹聰說:香港其實是適合鬼住多過人住的地方。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Witold Szabłowski《獨裁者的廚師》

獨裁者也是人類,或者是我們「正常」的人最難以接受的事情。所謂也是人類,也就代表會吃喝拉撒睡。吃可以看出一個社會的文化,也可以窺探平常人難以理解的獨裁者生活。

本書作者為波蘭最優秀的報導文學作家之一Witold Szabłowski,書中帶我們認識五個獨裁政權,包括古巴卡斯特羅、伊拉克薩達姆·侯賽因等,但今次並非與他們本人對話,而是五個曾為這些人下廚的廚師。書本結合口述歷史及大眾報導文學,以幽默而尖銳的文筆,告訴我們這些殺人如麻的人是否還吃得下飯(是的,還多數很挑食)?會喜歡吃甚麼?或者解答我們的疑惑:這些人是否還有人性的部份?

有獨裁者,就會有為其下廚,自願或不得以餵養獨裁者的人。唯獨時間是不可逆的,獨裁者總有一天會無法吃進任何一口東西,帶同其野心與其王國一同衰敗。

繪本童樂 Kadey Jadey:馬特.德拉佩尼亞 (Matt de la Peña) 作者 / 克里斯汀.羅賓遜 (Christian Robinson) 繪者 《市場街最後一站》

《市場街最後一站》是一個關於欣賞差異、幸福和不平等的故事,是以一對祖孫即使生活在貧窮的環境,也不會忘記幫助別人為背景。一段在巴士上的路程中,小孩對身邊的環境提出了很多問題,而長輩的回應就讓小孩在貧窮和富有之間中引發想像。

簡單的故事,這本繪本涉及了社會多元文化以及社會不平等的問題。閱讀之間令我們反思很多的社會問題,在物質缺乏與心靈或想像力的貧乏沒有必然的關係,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欣賞當下所擁有的一切,無論貧或富,也會展演出彼此差異的價值,以及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帶來的喜悅。

當然每個人也希望可以盡情消費,但也請不忘社會上還沒有能力盡情消費的一群。

49份格仔書店(日識):邱永漢《看不見的國境線(下):邱永漢小說傑作選》

一般而言,當介紹邱永漢,尤其是此《看不見的國境線(下):邱永漢小說傑作選》,重點會落在短篇小說〈香港〉,畢竟〈香港〉是日本直木奬第一個外國人得獎作品,當中亦能窺見作者早年因政治迫害由台灣流亡至香港的種種經歷,而且那灰色的調子,並沒有過時。

大概現實就是各種意外的展開,一直讚歎的是邱永漢第一身經驗對香港風貌描述之細緻,透過主角流亡者的視線,遙遠的戰後香港,彷彿重現我眼前。於是是次每周一書以夜市為題,瞬間浮現的就是灣仔蕭頓球場(今修頓球場)夜市。我總開玩笑說,那是「文學散步級」的文本,幾頁之間就濃縮了場外場內、日間夜晚、當地人與外來者、舉措跟心態;可與馬家輝《鴛鴦六七四》及黃碧雲《烈佬傳》分庭抗禮。

看罷〈香港〉的夜市描寫,市民會對「相當稀奇的食物」感到驚奇而買單,同時庶民生活不穩不安,「每個人只好靠吶喊、歡笑、感嘆、販賣及購買等行為來打發時間」。主角的糾結更深,他於夜市覓得社會的向上流動機會,有感同鄕能「轉幻滅為希望」,然而熱鬧之中感傷的是「沒有靑春的人生」。若要對照現在,不免疑問更多,香港(人)的「多餘時間」真的有太多嗎?而夜市,會是怎樣的存在、渴求的是誰、空間在哪、又會在何方? 或者說,仍然有必要嗎?

只好寫一句陳腐的結語:此書歡迎各位親自細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