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stores 每周一書

風暴過後

繪本童樂:《山田家的氣象報告》
藝跡文化:《攀樹人》
界限書店:《街頭隱形人:人類學家臥底紐約清潔隊的田野故事》
獵人書店:《失控的努力文化》
49份格仔書店(編劇職業探索):《Play Therapy in Asia》
解憂舊書店:《24小時神秘書店》
閱讀俱樂部:《變形記》
序言書室:《極境生機:小小濱鷸&古老的鱟,貫穿億萬年的生態史詩》

今年九月隨着一輪短促的十號颱風匆匆來到。作為香港人,我們對打風過後的一切,對打風和工作的微妙關係,再熟悉不過了,比如下午趕車返工、出外澗水、家裡勺水,或者在風暴更過後拖着疲乏的身軀回家。或許對一般學生或打工仔來說,打風過後意味着意外獲得的假期結束﹔但對住在低窪村地、海邊的朋友來說,打風前後的時光絕不易過。繪本童樂介紹日本著名繪本作者長谷川義史的《山田家的氣象報告》,讓我們回想自己在不同氣候的心情,明白好天氣和壞天氣就像好運惡運一樣,總是在生活中交替出現。

打風過後其中一件憾事,就是目睹平時庇蔭我們的路邊樹,被打得七零八落。藝跡文化帶來BBC暨國家地理攝影師詹姆斯‧艾爾德里德的《攀樹人》,提醒我們攀樹的不易,要感謝風暴過後清理斷枝的工人。文中說到艾爾德里德把生命交託給細小的尼龍繩,其實也是託付給樹木,我們應對它們存有感恩之心。界限書店關注風暴過後的清潔工,他們是另一群在風暴過後默默工作的「隱形人」,但人類學家羅蘋‧奈格爾的《街頭隱形人:人類學家臥底紐約清潔隊的田野故事》不僅談到他們的辛酸,也談到了他們如何努力替生產垃圾的資本主義清理門面,以及業界中強調陽剛氣的性別歧見等。這兩本書打開我們的眼睛,走進動物片攝影師、樹木辦工人、清潔工人,甚至樹木的生命。

風暴過後,香港人為了趕返工而排成長長的人龍或車龍,這的確是舉世無雙的現象。雖然「蘇拉」「例外地」為香港人帶來三天假期,很多人仍在家中或Cafe裡工作。獵人書店希望我們可以靜下來,閱讀瑟列斯特.赫莉(Celeste Headlee)批判效率崇拜的《失控的努力文化》,思考我們到底為了甚麼而忙,百忙之後,又是否達成了目標,然後甚麼都不要想,do nothing。49份格仔書店(編劇職業探索)認為,香港人對打風與工作關係的態度,更像是一種調侃,並透過Angela Siu與Alicia Pon合著的 《Play Therapy in Asia》,嘗試用「遊戲治療理論」解釋風暴背後的心理寓意和邏輯特性,書中尤其針對不好表達想像的亞洲社會,解釋「遊戲治療」的作用。

感謝解憂舊書店為我講述羅賓.史隆的小說《24小時神秘書店》,只有書店同業才會明白為何談到風暴過後會想到如此題材。這間「24小時神祕書店」似乎不受外邊世界影響,如果由我們來經營,也許會兼營網店和實體店業務,但這不是史隆的構想。小說中的書店回到中世紀以降西方對書的神祕想像,完全摒棄網絡和電子媒體,它的24小時也不是現代人戲謔的「24/7」,而是永恒的時間。對爭分逐秒的香港人來說,有點不可思議﹔而投入永恒的書店工作,與do nothing一樣,恰好與現今資本主義生活秩序對立,卻是開書店的人真正的夢想。閱讀俱樂部以卡夫卡的《變形記》談到風暴過後無法復常的可能,透過小說中變成蟲後仍想上班的主人翁反映異化的面貌,亦告誡我們不要被這嶇形的世界冋化。

最後,序言書室透過《極境生機:小小濱鷸&古老的鱟,貫穿億萬年的生態史詩》提醒我們,所謂城市基建全都仰賴大自然的力量,就像書中談到人類為了疫情做檢測,而需大量殺害活過三億多年的鱟(或稱馬蹄蟹),連帶吃鱟卵為生的紅腹濱鷸,也面對糧食危機,也許人類應該因為自身的渺小無助而更加謙卑。

繪本童樂 Kadey Jadey:長谷川義史 作者、繪者 《山田家的氣象報告》

窗外的風勻勻地吹過,天空延展著湛藍的綢緞,仿佛無盡的自由。這樣的天氣總是能夠悄悄地改變一個人的情緒,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思緒如同一朵悠然的雲,飄盪在蔚藍的天空之上。

然而,生活並非一帆風順,有時候,烏雲密布,雷雨交加,風雨的洗禮讓人感到困頓與無力。這樣的天氣使我們不禁反思,思考生命中的起起伏伏,逆境中的成長。正是這些灰暗的時刻,讓我們更加珍惜陽光明媚的日子,更加感激生活的無限可能。

《山田家的氣象報告》作者長谷川義史將我們的心情與天氣連結,知道在生活裡,會遇到各種天氣狀況,也如我們每刻的心情。

風和雨的狂舞過後,天空重新恢復了平靜。天氣和心情之間總有著神秘的聯繫,它們彼此映照共舞。當我們學會欣賞每種天氣的獨特之處,我們也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接受生命的變化。

藝跡文化 Mi Spacium Culture:詹姆斯‧艾爾德里德(James Aldred)《攀樹人》

上週的超強颱風是近年來最強大的一個,記憶中,連續兩天的颱風「假期」實在不多。經過三年的疫情,不少行業即使在颱風當天也需要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在這科技發達的年代,只要有一部可以上網的電腦,隨時隨地都可以工作。雖然如此,仍然有些行業仍然要在風暴下上班,例如連鎖快餐店。因為風暴過後大量樹木倒塌,工人們忙於清理倒在馬路上的斷枝,甚至搖搖欲墜的大樹,到截稿的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令我想起一位在樹上執行「另類工作」的「攀樹人」。

今期每周一書,我們為你帶來《攀樹人》。這本書是BBC和《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野生生態攝影師James Aldred的紀錄筆記。他長期在樹頂上與全球頂尖的生態攝影團隊合作,曾遠赴婆羅洲、剛果、哥斯大黎加、祕魯等地方攀樹攝影。他攀爬的樹並不是那種只有三、五公尺的樹木,而是高達數十公尺甚至近百公呎高的樹木,是必須透過專業技術和特殊工具才能攀爬。

這位勇敢的攀樹人描述了很多親身經歷,他愛上攀樹, 不辭勞苦地執行每一次的歷奇任務。儘管過程中多次差點要了他的命,被馬蠅蛆生活在他的血肉,以及被蜜蜂和子彈蟻搞得痛不欲生,他仍然選擇回到森林當中。他不單只是很熱愛這份工作,還甘願將生命與靈魂交託給一條纖細的尼龍繩,目的只是為了紀錄森林裏最斑斕的生態。他冒著生命危險紀錄的,是在鏡頭背後,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界限書店 Boundary Bookstore:羅蘋‧奈格爾《街頭隱形人:人類學家臥底紐約清潔隊的田野故事》

九月甫到,颱風「蘇拉」為繁忙的城市帶來些許的停頓,在大多數人眼中,颱風帶來的是接連兩日的閑暇。但是,對清潔工而言,片刻的喘息換來的卻是日後沉重的工作。因爲待到颱風離港的復工之時,就是收拾遍地塌樹斷枝的開始。本次為讀者朋友介紹每周一書——《街頭隱形人:人類學家臥底紐約清潔隊的田野故事》,希望能夠爲大家帶來另一「日常」的視角,看見這些總是被大衆忽略的「未被標誌者」,以及他們工作背後的辛酸。

《街頭隱形人》的作者,人類學家羅蘋·奈格爾以人類學研究方法論中常見的「田野調查」以及「民族誌書寫」,透過親身參與城市清潔工的日常工作,與一衆工友建立真實的社交網絡,並將他們活生生的工作經驗與感觸,化爲能夠讓我們感同身受的故事。其中,作者以人類學的學科素養,敏銳地捕捉清潔工在收拾垃圾的過程中彰顯的社會文化現象:從無止境生產垃圾的資本主義邏輯,到清潔隊如何利用簽到表與「是日目標」對清潔工施以規訓,再到職場内部充斥的陽剛氣質與偏見的性別政治,這些議題都無一例外地收納在本書的各個章節之中,不僅為讀者揭示了城市清潔工作的全貌,也牽動著我們的思緒——既然紐約如此,香港的情況又會如何?

當我們把焦點放回颱風「蘇拉」之後的香港,雖風力已明顯減弱,天空仍是細雨綿綿,此刻的清潔工人已不得不外出工作:周圍隨處可見的樹枝,不規則地散落的樹葉,乃至卡在磚隙與坑渠的樹果,皆由清潔工一手操辦,以各種方式回收到臨時收集處;甚至連倒塌在地的樹幹殘骸,也要數名清潔工合衆人之力拖拽至應當的地點,其中的辛勞不言而喻。《街頭隱形人》雖並未書寫颱風天後的境況,但卻有提及紐約二零一零年聖誕節暴風雪後的清潔工作,二者面對的同是天災後的復原工作,難題亦大同小異,其中細節值得各位讀者朋友參考及深究。

最後,颱風「蘇拉」已過去,但未來仍會有下一個颱風來港。希望讀者朋友在為難得的假期感到慶幸的同時,不妨多多留關注香港清潔工的勞工議題,讓他們不再被忽視而遁入「隱形」。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瑟列斯特.赫莉(Celeste Headlee) 《失控的努力文化》

每逢打風,「聽日準時返工」的李氏力場就會出現,誰會料到剛剛離開的超強颱風「蘇拉」竟為香港人帶來了三天假期。突如其來的「打風假」為忙碌的日常劃出喘息空間,但也有人被迫在家繼續工作,不少餐廳、cafe、雜貨鋪老闆選擇風雨不改照樣開舖,有人不習慣忽然而至的閒暇,甚至感到焦慮不安。我們總是笑說,「香港人真係好鍾意返工」,但也許是時候思考,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好好休息?

傳媒人Celeste Headlee辭去全職工作後,原以為可以獲得更多閒暇時間,卻依舊感到疲憊不堪。她質問自己原因,同時反思身處的社會脈絡和歷史發展,寫下《失控的努力文化》,鼓勵大家「do nothing」,學習欣然接受並享受閒逸。

「太多人迷惑於效率崇拜,我們受到驅策,卻早已看不見我們的目標。我們用效率的高低而非滿足感,來評價我們的生活。」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透過工業革命、宗教、文化多個不同角度思考崇拜效率、追求生產力的「努力文化」如何被逐步形塑,成為現代人的枷鎖。然後提出「收回生活」的方法,提醒讀者享受閒暇、喜愛玩樂本是人類天性,只有容許大腦放空、思緒漫遊,才能活得像個人,一個充滿創意、熱愛思考、能夠與他人建立真正連結的人。

所以記住呀,我們真的不必時刻叫自己加油的。

49份格仔書店(編劇職業探索):Angela Siu and Alicia Pon 《Play Therapy in Asia》

對於香港颱風,香港打工界大多聯想起李氏力場,下午要否再趕車返工等問題。對於打風和工作(尤其當中倫理和情緒)的微妙關係,作為打工仔總是盡在不言中,甚或多以調笑方式紓解。畢竟真正受災或受嚴重影響的,只是一般人口100%中的大約 5%。為何香港人喜歡說笑,但同時後果嚴重的新聞卻也時有聽聞,當中的邏輯和眾元素又是如何處理和自處?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Play Therapy in Asia》或許可以為讀者提供部份答案。遊戲治療(Play Therapy) 一般被理解為:透過遊戲,了解孩子的內心。颱風可能也如是。事情的表面—打風(例如孩子對某事物的表面反應)內在總有些深層意義:成本以億元計的建築的玻璃幕牆也有可能遭受颱風的破壞(例如孩子的深刻感受)。通過遊戲治療,我們可知道更多世上細微的元素和邏輯特性。尤其在亞洲,很多人的心事總是令人難以啟齒。雖然遊戲治療並沒有確切的認證系統,香港的颱風現在卻在香港天文台的超級電腦預測下,越來越接近精準。

當然,遊戲治療的理論雖然日漸流行,遊戲卻不一定等於治療。事情從來只是被賦予了多一層的意義。對於一般打工仔,在香港的「打風」總同時像一場brainstorming。「打風」了,誰還要上班?加班費如何計算呢?結果「打風」真如「打波」,也絕對有遊戲的性質在內。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羅賓.史隆《24小時神秘書店》

自從開了書店後,打風對我上班沒有多大影響,之前天鴿、山竹,我也回書店工作,因為太多書要整理,若暫停,只會把工作堆積在下一天。但今次蘇拉過後我沒有回書店,因為塌樹擋了去路,只好暫停一天,透過閉路電視遙距觀察書店風後是否安好,不過工作並沒有完全暫停,我還是要處理網店的工作。雖然是十號風球,相對以往,市面上似乎較少問題,可能是周五打風關係,風後周末不用上課,也較少人上班,故少了麻煩,市面有足夠時間清理。加上又是時代轉變,在家工作/上課已不是新鮮事,打風甚至打仗都阻不到香港人返工。以我為例,如果可以,我想書店24小時,不論打風打仗都在運作,實體店我當然沒有能力做,但網店就可以,頂住先,這是古老搭新科技的產物,像小說《24小時神秘書店》。小說裏的24小時書店是實體舊書店,只是比一般舊書店多了點古怪,年輕主角失業誤撞,到神秘書店打工,故事就是主角好奇解開書店的秘密,内容包括Google、用高端科技都不能拆解的古老密碼、中世紀讀書會、追求永生、印刷字體、出版業等,就是傳統和科技的對決或是融和,對鍾愛舊書的我當然讀得津津有味。作者曾是Twitter的創意總監,對古典與科技有一套哲理並考妙地注入小說中。反映時代進步,資訊流通,方便了生活,颱風雖有一定的破壞,但對人的影響已減低,不用官員拉大隊提醒,市民已懂得應付。

閱讀俱樂部 The Book Club:卡夫卡《變形記》

一個驟然而至的轉變,令到每日像公式一樣的日常出現巨大的變化,明明我的訴求就是「返工」,但列車今天去到灣仔就停住了,再也無法前進。今期每週一書,閱讀俱樂部為你帶來卡夫卡的《變形記》。 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早上,同一間房子,同一張大床,但一覺醒來,「我」竟然變成了一隻蟲子。日常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異化由外表去到內在。變成怪蟲的「我」依然想維持日常,想上班,想照顧家人。好比風暴來臨時我們都想維持日常生活,但轉變過後,如何復常?風暴過後,我們都想回復日常,但原來變化太大,終究回不去了。就像家裏樓下的大樹因為颱風而倒下;因為消防員的救災而切斷,即使我們換來新的大樹又或種下新的種子,感覺都已經不是原本的大樹了。 「人的真正異化,是終極的同化在這畸形的世界。」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黛博拉.庫雷莫《極境生機:小小濱鷸&古老的鱟,貫穿億萬年的生態史詩》

蘇拉襲港,窩在家裡的37小時,也只能上上網。倒又看到兩個有趣的講法。首先是,原來八十後世代是最長時間沒有十號風球經驗下成長的一代。香港自1983年掛十號風球後,就要到1999年才再有十號,相隔足足16年。另外是黃宇軒提到,在颱風之下,我們特別感受到我們是這個城市的commmunity。城市的停頓、各自待在家,反而更見「共同」。人類受自然威脅的脆弱,造就了這種經驗。

颱風就是來提醒我們,本來的日常建基於什麼。也告訴我們,縱是像香港這樣的大城市,還是有「自然」一面。這樣的背景下,讀一本《極境生機》也算合適不過了。

作者從兩種物種的交雜說起,也講到人類的故事。在疫情期間,關注疫苗新聞的朋友,可能會了解到一種叫「鱟」(粵音「后」)的海洋生物,原來是當今生物科技發展的關鍵。單是鱟生存在地球上達3億年,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就夠傳奇了。人類至今還要依賴鱟的藍色血液來製作檢查細菌的試劑,每年以萬計的鱟被人活捉抽血。這個老前輩就更加傳奇。

但依賴鱟的不獨人類,還有一種每年從南美洲南端飛到北美洲北部的小鳥紅腹濱鷸。科學家探討牠們的長途飛行時,發現鱟的卵竟是支撐牠們旅途的重要食糧。

今日,因為人類對全球生態的干擾,鱟和紅腹濱鷸都面對各自的生存危機。本書透過這兩種物種的故事,再引申出許多生態問題。因為人類對生物的無情宰制,會令人錯覺人類已在自然之上。但實情是我們還是受自然影響的生物。一場颱風就要我們待在家37小時。拯救無數生命的疫苗,也要靠活化石鱟來保證安全。此書或許可以讓我們從現代人的傲慢中稍為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