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stores 每周一書

無為而治

樂文書店:《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
閱讀俱樂部:《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
49 份格仔書店(imag.Zine _ _ 想像):《五花鹽專題特刊報No.S01《VOTE》》
獵人書店:《閱讀新聞:專業價值與媒體批判》
繪本童樂:《結局?故事才不會就這樣結束呢》
解憂舊書店:《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
序言書室:《海的亞細亞》
界限書店:《我這一代香港人》
字字研究所:《何處是吾家》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那怎麼辦﹖盡做嗎﹖如果愈做愈亂,那該怎麼辦﹖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似乎人最原始的本性都源於自然,無為而治,自能化民。但現代政府不管有沒有天災人禍,都唯法而治,當我們為爭取更舒適太平的生活而想出各種「辦法」時,結果卻愈來愈爛。也許我們是時候想想甚麼是「無為而治」,答案就在老子的《道德經》裡。這次樂文書店提到蔡志忠經典漫畫中的《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對於看漫畫長大的現代讀者來說,實在是進入《道德經》的不二之匙。閱讀俱樂部則把「無為而治」視為一種寫小說的方法,並以劉以鬯的小說《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為例子,所謂「無為而治」的意思,就是作者以內心獨白與客觀描寫並置,不介入解釋角色。

道德經寫道,「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彷彿人民會自我教化、自我修正、自我增富等,關鍵是作為治理者的我,不要去破壞這種能力。但現代社會,仍需要政府去運作,作為安全閥,民間有權向政府問責,並且用選票更換主事的人,不然下次打風落雨時,問題依然擺在那裡,怎麼辦﹖49份格仔書店(imag.Zine _ _ 想像)談今期《五花鹽專題特刊報No.S01《VOTE》》,為我們梳理台灣自日治時期至2014年的選舉歷史。另一個安全閥是媒體對真相的披露,作為民間監察的眼睛,也嚴防濫權失職的情況出現,當媒體枯竭,社會就像一個瞎子胡亂蹣跚着。這時候,讀一讀獵人書店介紹的李立峯新書《閱讀新聞:專業價值與媒體批判》,就很應景了。

作為現代人,我們知道完全不控制、不監管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該控制到甚麼程度,一直是個大課題。繪本童樂介紹諾耶蜜.沃拉繪本《結局?故事才不會就這樣結束呢》,順道向「以結果為目標」的思維,拋出「墨菲定律」的困境。繪本講有人想更改事情的結局,大概繪本作者希望我們接受既定事實,我們不知道這會否衝擊「以結果為目標」的思維,只是我們知道有些事情的結果是不能強求。解憂舊書店介紹詹姆斯.斯科特的《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則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例來說明,我們服從制度的行為很多時候是無法用理性或利害計算去解釋的,與其盼望政府怎樣解決問題,不如自己去解決問題。

無為而治不一定指政府放棄控制,更不能抹煞的是,政府控制不了的地方所建立的秩序。熟知詹姆斯.斯科特的讀者們,可能會想到在《不被統治的藝術》裡提到的贊米亞山區,但這裡想說的是濱下武志的結集《海的亞細亞》。在這本由序言書室提供的新書中,作者提出一個充滿貿易的海洋世界,它真實的運作,顛覆了中國史書建構出來的朝貢體系想像。濱下武志在現代化、民族的國別史以外,建立了屬於海洋的、由地區凌駕民族的史觀。界限書店回到陳冠中的《我這一代香港人》,以回應香港政府事事主動回應市民需要的邏輯。陳冠中說多元文化、非同質化正是香港特色,從城市規劃方面來看,表現為「混雜曖昧擁擠的空間感,以及自然形成的城市景觀」,正是香港優勝之處,太多政策的掣肘反而是扼殺。

如果嫌只有文字太沉悶,可打開劉佩佩 (Janas Lau)的《何處是吾家》,這本由字字研究所推介的書中,有水彩圖畫伴着文字,透過一個八歲孩子飄泊流離的生活,誘發何謂「安穩」的思考。說到底,盼望無為而治,多少都是因為經歷過壓迫或離亂。

樂文書店 Luckwin Bookstore:蔡志忠《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

以漫畫形式解讀老子清淨無為的理念,這次的新作品《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則是蔡志忠沉潛老子哲思後的精粹圖像。每一章經文均搭配一幅蔡志忠的手繪插圖呈現,每一幅圖都可以獨立成作品。漫畫筆法下的老子,形象靈動豁達,各有趣味與禪意,讓《道德經》有了新的意境與生命。

閱讀俱樂部 The Book Club:劉以鬯《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

今期每週一書的主題是「無為而治」,在政治上即是政府盡量減少對社會或人民的干預,預留空間讓社會或人民自然去解決問題。政府要做到「不介入」往往十分困難,因為想做好一件事,想必是落手落腳去做,要抽身及「冷眼旁觀」並不容易。

閱讀俱樂部今期的推介是採用了「無為而治」的心法而寫的文學作品——劉以鬯《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是劉以鬯早年在《明報晚報》發表的舊作,題名《刀與手袋》,及後潤飾並以新書名出版。貧困家庭成長的青年亞洪與心儀的少女約定了要去大嶼山遊玩,卻苦於沒有約會所需的金錢,唯一擁有的是褲袋裏一把鋒利的小刀,故事不難預測亦沒有奇謀妙計。小說利用大量直接的內心獨白去表達亞洪的思考,而且內心獨白與故事情節上的發展是同時進行的,劉以鬯在描寫亞洪的內心獨白上要做到不介入,並且用第一身的視點出發,這種「無為而治」的手法極具心思。

「在這個社會裏做人,沒有錢是不行的。但是,找錢也不容易。阿爸想贏錢,卻經常將錢在麻雀枱輸掉。阿媽替別人釘珠袋、糊紙盒,每天做得頭昏腦脹,也不過賺幾塊錢。」

49份格仔書店(imag.Zine _ _ 想像):五花鹽專題特刊報No.S01《VOTE》

香港九月初起迎來連場豪雨,淹浸各區,影響深遠。面對「五百年一遇」,政府的應對措施自然惹來爭議。這也是現代政府遇到的一大難題。當資訊變得比以前透明、傳遞得更快,我們便會期待政府回應得更快,向政府問責。市民向政府問責的主要方法,不外乎是諮詢和投票,投票結果便是對政府過往幾年政績發出的成績表。

2023年年末便開始迎來各式各樣的選舉。店長最近上班途中,遇到不少建制派為12月改制後的區議會選舉擺街站;相隔一海的台灣,明年1月迎來新一屆大選,選出新任民意代表。臺灣雜誌五花鹽便在7年前的大選前夕,出版特刊報《VOTE》。這期五花鹽不談當時藍綠混戰,而是回到更早的選舉,從日治時期到2014年。

梁家輝《黑金》摑人的Cap圖常在香港的討論區出現,背後影射的「金權政治」。這是不少老一輩港人垢病台灣的原因,但具體是什麼,似乎並非為人熟知。這期《VOTE》便以實例簡明解說。此外,不少篇幅談到地方選舉,像與香港區議員職能相似的里長和市議員。當然還有談到選區劃分、廢票,這些也是我們最近區議會遇到的。這值得我們趁近來管治新面貌下,一同反思「選舉」的意義。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李立峯《閱讀新聞:專業價值與媒體批判》

連場暴雨天災,泡出香港不少問題,政府是否有炮製出好辦法見仁見智,唯講述「無為而治」主題,就想到社會不能缺少的這一環:新聞。又抑或說,要看政府多「有為」,看新聞被干預的程度就可知一二。

媒體被認為是監察政府的第四權,別說是該「無為而治」,也更是該立法保障媒體應不受權貴干預。在這本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李立峯教授的新書《閱讀新聞:專業價值與媒體批判》中,從傳播學和社會學的觀點討論新聞,了解新聞是如何生產,又如何被社會、文化、政治所影響。

近年香港局勢動盪,書中提到新聞工作者自有一套「風險管理模式」,也引用了風險文化 (Risk Culture)此概念,分析新聞工作者和新聞機構如何評估和管理風險。這實是令人唏噓,本身自我審查該是新聞從業員一個非常排斥的概念,在如此「完善安全」的香港下,新聞工作者不止自我審查,更是已然發展成一套管理風險的文化,互相探聽有沒有Signal、風聲如何……

行內有一句老話「No news is good news」,或者現在已經該說「No News means no news」。新聞是一個社會的第一道防線,非常推薦大家看看這本紀錄了防線如何受衝擊的書籍,看看我們政府如何「唯法而治」。

繪本童樂 Kadey Jadey:諾耶蜜.沃拉《結局?故事才不會就這樣結束呢》

若然當我們被「以結果為目標」困擾著的時候出現一位能夠改寫結局的作家,生活會不會變得有趣一點、放膽一點?

大家都聽過墨菲定律,凡事有機會出錯的都會出錯。你有沒有試過當你越專注握緊對結果的控制,事情會更容易跟預期情況脫軌。生活不能一個人過,在與不同人士互動溝通的當下,我們每個人都是修改結局的一員,只是說我們無法準確計算那些情節終將在那個時間點冰封。如果這樣,那個冰封的時刻是暫停還是結局呢?

假設我們將冰封點當作結局,我們又能否保證不會再出現續集?今次想介紹的《結局?故事才不會就這樣結束呢》很有趣,早在大家糾結結局、終點、完結的同時,有人以修改結局為題,當中有很多的想像,好像故事永遠都不會結束的感覺。不是因為期望我們能改變已有的事實,而是希望提醒我們生活還有很多可能性,只是我們都過分關注特定的結果。

這幾年的生活難免令人期待可以有一個結局,然而生活不是劇本,而故事也真的不會就這樣結束。坐穩了嗎?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做修改結局的作家。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詹姆斯.斯科特《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

現今的管治確實領人失望甚至氣憤,不過我本人對政府無期望就無失望。面對這種鬱悶的時候,最好是閱讀小說抽離現實,總會有點幫助。但我發現更多讀者喜歡選擇生活指導的書籍,也許是比較具體解決問題。我自己很少閱讀這類書,但就這個題目,我推薦《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書的副標題:從生活中的不服從論自主、尊嚴、有意義的工作及遊戲,我覺得可以作為一種生活指南。雖然是人類學家的著作,但一點都不艱澀,教授只是說出生活實況,讓大家brainstrom一下。現代人一出生就活在法律和制度下以保障生活,但這並不是絕對,也取決於制定者的智慧,加上社會急速變遷,標準制度也會走樣。無政府主義並不一定是革命或政治運動,可以是不依賴政府,在制度以外,也可以活得更好。作者以大量日常例子去刺激讀者思考,開場就以違反交通燈作為不服從的例子(早兩期我們還說「咪亂過馬路」),人們習慣紅燈即使無車還是會呆等,這個例子闡明的是:不經思考就服從的習慣,根深柢固,卻禁不起深思熟慮,容易導致大家都覺得荒謬的狀況,書裏有更多解釋不服從行動的效果。我想提的是書後來又說明交通燈的確不是完美保障安全,實驗去除交通燈反而減少意外,因為道路使用者不倚賴交通訊號而提高警覺,在空間共享的交通管理方式,使用者自會想方設法,牟取最大利益。書裏還有一章談到「小資產階級」對社會功能的重要性,他所指的是獨立企業,即小店,如我們獨立書店,對社會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作者強調獨立自主性的好處,還有更多的生活例子,說到尾就是靠自己,任何階層都對社會運作有影響力。想起小時候讀書學會香港賴以成功是靠政府積極不干預政策,這就是接近無為而治。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濱下武志《海的亞細亞》

華人想中國歷史,通常就想到廿四史,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那是一種中心史觀,一種以王朝控制為核心的史觀,更是大有為的史觀。歷史就是由這些強大的個人,動用龐大的政治軍事力量所達成的。但歷史不止一種,濱下武志的《海的亞細亞》正是擺脫這種偏狹目光的大視野。

從海上交流看,我們就見到亞洲的開放性。中國並不是全面控制的核心。雖然有意圖壟斷利益的「朝貢貿易」,但真實發生的海上貿易,從來不由哪一個國家說了算,而是由不斷變化的地區局勢、靈活多變的商團、混雜的民族家族交織而成。當中的秩序流動而自發,生機勃勃,正是以無為作基礎。凡是大有為的,都是海上亞細亞的破壞者,例如明清皇朝、德川幕府的鎖國。但有為從來不會成功,好快又會被「食腦」的商團所繞開,生出新的貿易系統。

有時候一本書的份量與其厚度沒有太大關係,《海的亞細亞》正是這樣一本書。此書由濱下武志的學生編輯,將老師畢生的學術成就濃縮成一本書,概括地呈現濱下武志浩瀚的學術圖境。從亞洲海上貿易說起,衝破歷史由勝利者寫成的傳統,道出政權眼光以外的世界秩序。由此達成三個目標:一,認真對待亞洲政治、經濟、文化的脈絡,擺脫「追求現代化」的目的論(書中作「近代」);二,用海域審視亞洲,擺脫大陸政權以利益零和侵奪的框架;三,用地域史凌駕狹隘的國別史,擺脫民族眼光的限制。

界限書店 Boundary Bookstore:陳冠中《我這一代香港人》

香港特首李家超就任時放下豪言,要「以結果為目標」,解決社會問題。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正正暴露了這種施政態度的弊病:政府並非每次都須要主動且有前瞻性地解決民生問題,即時並準確地回應各種偶然發生的民間訴求才是長遠之計。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有相似之處。本次推薦給讀者朋友的每周一書——《我這一代香港人》,作者陳冠中對香港的解讀至今仍受用,希望能夠以此為香港目前的困境提供破局之法。

在《我這一代香港人》中,陳冠中藉以精要的語句,梳理香港的社會脈絡,更以知識分子獨到的眼光,刨析香港文化意識的「根」,為香港主體性的詮釋提供了更爲廣闊的視野。如〈 雜種城市與世界〉一文中指出,「香港文化」具有多重淺根的特質:中國傳統文化、廣東地方傳統文化、英國殖民地文化乃至世界各地文化等融爲一爐,才構成現今香港盤根交錯的「雜種文化」。換言之,一邊聲稱要「説好香港故事」,同時卻積極地抹去文化交錯衍生的共性,甚至讓特定文化掩蓋多元文化的基調,只會日漸削弱香港文化的獨特性,最終墮入同質化的陷阱;又如兩則〈香港作爲方法〉,均是以城市規劃的角度出發,强調香港混雜曖昧擁擠的空間感,以及自然形成的城市景觀。作者主張城市發展的附加法,即在既存現實的基礎上,優先保留和發揚現有舊區的日常建築,讓各種異質的文化能在同一空間中百花齊放。可惜,政府以資本主義邏輯出發,大刀闊斧地重建舊區,變相地破壞了原有的城市生態及公共空間中的藝術感——逐漸消逝的霓虹招牌就是顯而易見的證據。難道這是香港人想要的「結果」嗎?至少陳冠中筆下的「我這一代香港人」對此「結果」不敢恭維。

以筆者淺見,自由放任的發展方針雖不能解決現存的社會問題,但一味地以自上至下的視角積極介入,忽視公共知識分子的分析及建議,最終可能不僅無法達成預期的「結果」,反而會丟棄現有的優勢,徒添更多的潛在問題。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從閲讀《我這一代香港人》的經驗中窺知一二,共同思考如何在現有條件下,由下至上地創造屬於「我這一代香港人」想要的願景。

字字研究所 word by word collective:劉佩佩 Janas Lau《何處是吾家》

心之所至,家之所在,但若家的政策朝令夕改,我們可以如何適從?

  作者劉佩佩Janas Lau以細膩的水彩圖畫及故事文字,描繪一個生活在香港、現年八歲的孩子明仔,一次又一次(被迫)搬家的經歷;讓我們深思「家」的定義,也檢視及反思香港當下的住屋議題;一起思考──何處是吾家?到底安穩二字何去何從? 書中描述那漂泊流離的童年呼應着現代香港人的迷失和離散,但感人的插圖的畫面與令人有共鳴的文字往往打動着我們:空間雖狹窄、生活雖舉步維艱,但人情和感動卻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