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stores 每周一書

尹光

繪本童樂:《毫無來由的那日》
藝跡文化:《世界太無聊,我們需要文藝復興》
獵人書店:《《人選之人-造浪者》原創劇本書》
解憂舊書店:《音樂敏感地帶》
閱讀俱樂部:《筆·文·霑》
序言書室:《事後:本土文化誌》
界限書店:《獨角獸的彳亍——周耀輝的音樂群像》

在本地流行音樂中,也有一些看似老舊的元素,卻能經受考驗而不墜,比如被稱為廟街歌王的尹光,其歌曲用字粗俗,但因為內容貼地而膾炙人口。甚至最近在《叱咤》「我最喜愛的男歌手」投票中,尹光疑似被惡搞支持而殺入5強,也算是網民對這種音樂文化的背書。

Photo from Pexels.com by Jimmy Chan

這次有很多網民票投尹光,除惡搞式的致敬外,還有是肯定尹光新歌《Dear Myself》的歌詞。而這次繪本童樂介紹的繪本《毫無來由的那日》,與其相比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肯定自己的價值。書中還涉及如何欣賞自我的獨特性,正如尹光在當今樂壇的存在也是獨特的。藝跡文化帶來《世界太無聊,我們需要文藝復興》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一部關於文藝復興的藝術史,與尹光一樣有「復古」的味道,這部談及達文西拉斐爾等人生活的藝術史,一點也不艱深晦澀,對藝術史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由此書開始。

獵人書店選了《《人選之人-造浪者》原創劇本書》這本書,提醒我們這場投票也是一次民間選舉,而我們也投入這一場投票。其實這部台灣連續劇講的是一個政黨幕僚職人的真實故事,在故事中,政治角力場面不是要點,反而職場中各種現象卻是故事要描繪的。下一本書回到歌詞,探究歌詞如何牽動我們的情緒,解憂舊書店談到的《音樂敏感地帶》絕對是上世紀末對本土歌曲一個重要的分析。說到填詞,上世紀香港有不少傳奇的填詞人,像這次閱讀俱樂部介紹《筆·文·霑》一書的作者黃霑,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有些朋友或許會記得《不文集》,它令「不文霑」外號不脛而走,但《筆·文·霑》也收錄其他專欄文章,從中可看到黃霑涉獵甚廣。

說到尹光不能不提香港流行文化,上世紀八十年代正是香港流行文化最鼎盛的時期,文化人從七十年代的社運風潮中轉向市井大眾或中產品味,《號外》的創辦人陳冠中正是佼佼者。序言書室介紹他的《事後﹕本土文化誌》,讀者不單可瞭解香港流行文化及七、八十年代社會思潮的脈絡,也可瞭解這位資深文化人暨著名作家的思想歷程。最後感謝界限書店帶我們重讀洛楓的書《獨角獸的彳亍——周耀輝的音樂群像》,走入了另一位填詞人周耀輝的歌詞世界,但界限書店也藉尹光最近走紅的歌曲《Dear Myself》提醒我們,一首歌的爆紅,除了歌手、音樂和歌詞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這些因素有時會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尹光的個人經歷,與AI虛擬聲音碰撞,就撞出不一樣的效果。

繪本童樂 Kadey Jadey:大衛・卡利 (Davide Calì) 作者 / 莫尼卡・巴倫可 (Monica Barengo) 繪者 《毫無來由的那日》

在繪本《毫無來由的那日》中,一位名叫I先生的角色,毫無來由的這一天長出一對翅膀。I先生一開始對自己的翅膀感到困惑和恐懼,眾人的反應更是加深了他的不安——從醫生無藥可醫、社交生活的障礙,甚至媽媽的無能為力,這亦反映了現實世界中對於「不同」的反應。

隨著時間過去,I先生慢慢接受他的翅膀,他重新發現了自己翅膀的美,從負擔變成了獨特身份的象徵。I先生告訴我們,獨特性並不是一個缺陷或是負擔,而是一種美麗與力量。

尹光重新受到大家熱烈的關注,正因為他擁有獨特的個性和歌曲。就像這刻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這些正是我們的美麗所在。我們擁抱這些獨特之處,就像I先生擁抱他的翅膀一樣。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翅膀,正如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藝跡文化 Mi Spacium Culture:顧爺《世界太無聊,我們需要文藝復興》

如果用今日介紹嘅呢本書去做一個比較,尹光嘅忽然爆紅,好可能可以歸功/歸咎於「樂壇太無聊,我們需要少理阿爸」。 雖然用尹光呢件單一事件,好難稱得上能夠同文藝復興整個藝術運動去比較。但係尹光忽然被重新發掘,撇除公關因素,或多或少來自普羅大眾對於現時香港樂壇氣氛嘅一種宣洩。從某知名論壇嘅觀察所得,對尹光投支持票等同以行動否定某當紅組合,是抗拒服從主流嘅反抗,而並非單純「復古」。

咁點解店長又會用呢本書去比較呢?雖然呢本書嘅作者一開頭就用「復古」兩個字去概括文藝復興呢四個字,但係細心啲睇落去,作者咁講無非係想引你繼續睇落去,而唔係拎住本聖經咁厚嘅藝術歷史書。正因為唔少人都以為文藝復興就係等同「復古」,作者開呢個頭係好聰明。不過再睇落去,作者的確成功用平民化嘅語言同例子同讀者逐一剖析文藝復興唔同時期嘅重要人物,由中世紀開始梳理當時社會背後發生緊乜嘢事,驅使到整個文藝復興運動一步步咁發展。作者提及九個重要人物同家族嘅故事,而部分人物相信大家都唔會太陌生,例如有波提切利、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拉斐爾等等。就算大家覺得讀幾百年嘅藝術史係太heavy,淨係呢幾個人物嘅故事都非常值得大家知多啲。

尹光,分分鐘可能係香港樂壇文藝復興嘅第一炮,不過請你放開明禎BB先。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簡莉穎《《人選之人-造浪者》原創劇本書》

在完善選舉制度後,下月將迎來區議會選舉,雖則沒有民主派參與,仍然是「五光十色的清一色」。在沒有選舉(氣氛)的後運動時期,人民自然會選擇其他出口,比如說是流行文化或偶像明星等。近來和朋友聊起,2023的選舉分析居然是張敬軒的公海票與Mirror歌迷的組織票比較,或是因為討厭Mirror而被動員投尹光的負分票。

選民都不是理性的(或以自為理性)的,這些不必要認識選舉研究相信大家都清楚,至於誰在鼓動或如何鼓動選民的情緒,那就是大學問。

《人選之人-造浪者》是今年年中討論度非常高的台劇,是台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背景是現代台灣,不過議題和政黨設計都是架空的。主角翁文芳既是落選的政治人物,也是文宣部的副主任,面對著總統選舉,黨內卻有不同風波。

說實在這部劇選舉或政治角力篇幅刻畫不多,反而對於職場、權勢性侵比較著重,但以台劇的嘗試算是非常不錯。不論是看過了劇集的你,還是對選舉造浪有興趣的你,不妨也看一下這本原創劇本書,當中有主創團隊的第一手訪談,劇本和照片,看看「造浪者」是如何被描繪而成。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謝傲霜、馮應謙《音樂敏感地帶》

今年《叱咤》「我最喜愛男歌手」,論知名度,尹光肯定比其他入圍歌手高,認識他的聽眾不知有幾多代人,總能亨出兩句鬼馬歌詞,是否最喜愛就另作別論。尹光出道半世紀,由於歌路非主流,即使多人認識,也未有大紅大紫,但今天卻因網路、AI、造星等因素再度受關注,這種現象可會是文化研究的一題目。打從六十年代有粵語流行曲開始,流行曲一直影響著本土生活文化。歌曲影響人比書本容易,尤其是成長於上世紀末的人,歌曲透過電視、電台的傳播不能避免。我找了一本舊的音樂文化研究著作《音樂敏感地帶》,作者謝傲霜、馮應謙,與我屬同一時代。這本關於流行音樂與社會價值的研究在二千年出版,研究的那個九十年代是粵語流行曲的巔峰。作者訪問近百位來自不同階層和背景的歌迷,把他們的個人與流行曲的經歷寫成書,加上作者對有關題目的分析,內容從感性到理性。書播放了四張Album,分別是家庭敏感地帶、愛情敏感地帶、工作敏感地帶、性別敏感地帶,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大題目。故事人物與歌曲所經歷的生命,或多或少與自己重疊。有人聽到《空凳》就想起老爸;無數的情歌,牽動少男少女的心;打工仔總被《半斤八兩》、《浪子心聲》引起共鳴。歌曲歌詞簡單直接,總有一首代表自己的心聲甚至是價值觀、人生觀,不能否認這是唱片公司/詞人的厲害之處。這本書所提到的歌曲在書裏都有附上歌詞,《追》、《約定》、《垃圾》等有許多都是我所喜愛的,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音樂在耳邊流動,雖然已經是懷舊金曲,但仍能觸碰心靈的敏感地帶—「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現在再讀更引證這些歌曲成為經典。回到今日,樂壇百花齊放,沒有以前那麼集中了,尹光能成為新的icon,究竟是我們選擇多了,還是少了?順帶一提,十二月記得投票,投我最喜愛的男女歌手呀!

閱讀俱樂部 The Book Club:黃霑《筆·文·霑》

一曲《Dear Myself》突然讓尹光成為全城熱話,各廣告商都希望透過他推廣自己的產品。可是,在香港樂壇,作品能夠雅俗共賞,展現小市民的生活百態,同時記錄時代變遷,透過創作形塑香港獨有的流行文化,也許黃霑絕對是代表人物之一。這星期的每週一書,閱讀俱樂部為你帶來黃霑的《筆·文·霑》。

黃霑的《不文集》略嫌有少少不文,而這次推介的《筆·文·霑》則是霑叔的散文集,重新結集他過往發表的專欄文章。黃霑歷經數十年創作歲月,涉獵的範疇極廣,音樂到廣告,電視到電影都有他的蹤跡。與娛樂圈名人不同,黃霑是少數憑研究而被頒發博士學位的人。他的歌詞唱出港人心聲、叫港人興奮,被喻為製造香港人集體回憶的妙手。在香港人尋求文化、社會、政治、歷史、身份認同的困惑年代,霑叔的詞為港人解憂解愁。

「愈忙的時候,愈想看書。從前對自己這種行為,很不了解,到最近,才開始明白。原來書對我,是最好的逃避:腦逃避,身逃避,心逃避。一書在手,探索是別人的世界,於是,自己的世界,暫時置諸腦後。」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陳冠中《事後:本土文化誌》

這次以尹光為題,令人不期然想起「香港文化」的格局,我們很喜歡談各種大環境和小格局,也暗含着一種各自各精彩的意味,比如鏡仔是新貴,而尹光是非主流的舊人之類。甚麼是香港文化﹖這問題倒令人想起陳冠中最近重印的《其後﹕本土文化誌》。

《事後》是陳自己的文化回憶錄,而「事後」,據書中前誌的意思,就是陳「貪玩」各種文化但沒有學好,卻挺適合「事後」替大家做簡報。這也許符合了「文化」這個多歧義的詞語﹕文化除了身份認同建構外,還是生活方式,意義、道德與價值觀,教養、品位、禮儀與知識,與及特殊的行為活動。那些活動我們今天或會稱為文化創意產業,而作者用一個傳統的詞語﹕細藝。

陳冠中與很多香港音樂人、文化人一樣,多多少少是玩票玩上來的,正如尹光本來沒打算正式出道成為歌手,陳也只是甚麼都讀一點,在報章上甚麼都寫一點,沒想過做一個怎樣認真的作家。另外,《事後》還談到了70年代香港的社會風潮,比如國粹派與社會派之爭,其背後都有文革後中國與中西方關係緩和的大環境。陳冠中在當時沒有介入政治爭拗,卻一頭栽進了結構主義、符號學這些左翼青年不大注意的東西,又適逢在開放改革的時代,香港左翼運動已走入死胡同,大家開始講流行文化、各種品味。現在回看陳冠中辦的雜誌《號外》,也許尹光入選五強與此相同,均屬於大環境下一個意外。

大概文化的活力在於,你永遠無法規限它的走向,帶動它的風向﹔它永遠是隨意自生自發的,當然也乘勢(大環境趨勢)而起,但它沒有甚麼固定的特質。大家或者會說,香港人就是這樣嘛!對了,尹光、陳冠中,或者不少香港文化人,都是這樣生活過來的。

界限書店 Boundary Bookstore:洛楓《獨角獸的彳亍——周耀輝的音樂群像》

觀眾怎樣接收一首流行曲?一般分析都會集中談論歌詞的含意。而洛楓《獨角獸的彳亍——周耀輝的音樂群像》,雖然同樣以詞人周耀輝的歌詞為核心,但同時探討歌手的聲線、「明星文本」(歌手本人的經歷、形象)、MV影像等元素等元素,如何與歌詞互動,影響我們感受一首歌。

即使姜濤和尹光也唱過《Dear My Friend》,同一首歌,同一份歌詞;但姜濤面對好友逝世的個人經歷,尹光年近八十料想已飽經生離死別,歌手個人的經歷,都會影響我們如何感受他們的演繹。尹光新歌《Dear Myself》,MV裡濃縮地回顧他數十年來的不同造型,後段更以AI化的尹光歌聲與本人對唱,這些歌詞以外的元素,與歌詞結合起來才令我們動情。

讀過此書後,相信更能感受到,一首歌的爆紅,背後由許多元素構成,也更體會到不同崗位音樂人的努力,才造成樂壇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