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stores 每周一書

芭比海默

字字研究所:《Living History: Bound Feet Women of China》
獵人書店:《我的身體,你的商品》
解憂舊書店:《芭比傳奇:美泰兒創辦人之逆轉勝故事》
繪本童樂:《收集色彩的魔術師:迪士尼獨一無二的藝術家瑪莉.布萊爾的神奇世界》
49份格仔書店(編劇職業探索):《看》、《夢的解析》
序言書室:《數位麥克魯漢》
界限書店:《科學怪人》
閱讀俱樂部:《當代寂寞考》

近日上映的兩齣電影《芭比》和《奧本海默》,無疑成為大家熱議的「大事」,一大堆被稱之為「芭比海默」的迷因圖因而出現,以芭比的粉紅性感女娃娃造型,配上奧本海默的男性科學家的嚴肅形象,呈現有趣的反差,這也是迷因本身的特質。這次我們就談談「芭比海默」。

Photo from https://edition.cnn.com/entertainment

先是芭比,她是女設計家露絲‧漢德勒以女兒芭芭拉命名的玩具,但其設計就充滿性別定型,比如芭比娃娃的腳是斜的,只能穿上高跟鞋。當然,更可怕的例子是有的,比如傳統中國社會對三寸金蓮的迷思。從字字研究所帶來攝影師Jo Farrell自2005年起訪問最後一批扎腳女人的影集《Living History: Bound Feet Women of China》中,讀者未必能找到社會科學對此問題的見解,卻可以透過圖文感受這些女人的痛苦。獵人書店介紹艾蜜莉・瑞特考斯基的《我的身體,你的商品》也不是對這問題的解答,透過一模特兒暨演員瑞特考斯基的自白,我們更能瞭解這些以美貌和身材賺得目光和金錢的女孩,在名利雙收後反而更陷入自我懷疑,而她寫作的初衷也是要誠實面對自己。

解憂舊書店卻想讓我們去瞭解芭比創造者露絲的故事,羅賓.格伯為她寫的傳記《芭比傳奇:美泰兒創辦人之逆轉勝故事》,書中提供了露絲一定很多細節,比如芭芭拉與弟弟肯尼(芭比男伴肯尼一名源自兒子名字)並不咬弦,而電影中幫助芭比的艾倫其實是芭芭拉的丈夫,幫助我們瞭解這齣電影及芭比娃娃的歷史。說到女設計師,除了露絲‧漢德勒外,還有很多以創作改寫歷史的例子,比如繪本童樂的繪本《收集色彩的魔術師:迪士尼獨一無二的藝術家瑪莉.布萊爾的神奇世界》,是迪士尼動畫設計師瑪莉‧布萊爾的傳記。

49份格仔書店(編劇職業探索)以兩本書來和讀者談這個迷因——約翰‧伯格的《影像的閱讀》以「雙重視角」看待周遭的事物,兩件事物可以對立/依存/兩難的形態並列,就像芭比海默這個迷因﹔至於介紹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則試圖以佛洛依德的死亡驅力及其他概念,來解釋日本人對這個迷因的抗拒,還試圖解讀電影《芭比》中的性/別問題。不管是甚麼迷因,它始終與媒體有關,序言書室這次藉保羅‧李文森的《數位麥克魯漢》,回到麥克魯漢這位媒體理論之父的學術影響史,面對「迷因」那無解的影響力,讓我們思考他一句無法驗證的名言﹕「媒體即訊息」。

芭比海默之所以成為迷因,是因為芭比的粉紅色與奧本海默的爆炸兩者,造成一種極大的反差,營造出一種諧趣的效果。不過,兩部電影也探討人類作為造物者(創造芭比娃娃、原子彈)的角色,倒令界限書店想到瑪麗‧雪萊的科幻名著《科學怪人》。科學怪人就像包括芭比及原子彈在內一切受造物一樣,無善亦無惡﹔如果我們相信人類是受造物的話,其實本來也一樣,一切皆由念頭。至於這些念頭是怎樣生成的,那則是另一個問題。最後閱讀俱樂部借馬欣的《當代寂寞考》告訴我們,世界本是寂寞的,不管多少人相約去看電影,電影院中的每個你本身就是寂寞的,電影更讓觀眾感受到寂寞,不管那是《芭比》的性別大戰,還是《奧本海默》中的原爆景象或政治鬥爭,就讓我們直面這種寂寞吧。

字字研究所 word by word collective:Jo Farrell《Living History: Bound Feet Women of China》

為了美,我們可以去到幾盡?為了得到「美」「嚴肅」等的標籤,我們在途中失去了多少?

今次推介的一本讀物正正在以活生生的歷史,告誡我們社會的審美標準和文化風俗,是如何在生理和心理上殘害人。攝影師Jo Farrell自2005起便以相片和文字記錄下最後的一批中國扎腳女人的故事,畸形腳部的特寫相片集,邀請着我們在「不忍直視」的閱讀過程中,反思畸形的是什麼,是因為多年纏在布中而變型的腳部,還是背後有些更繃緊的東西牢牢纏繞着人心,令人可以合理化痛苦和殘害,甚至以此為榮,才醞釀出這段「不忍直視」的歷史。

這本書未必能解答以上問題,畢竟它不是文化研究或人類學的理論書藉,但攝影集的意義在於務實地記錄、平靜地牽動我們的好奇、甚至不安,提醒了我們內心是擁有着同情生物痛苦的本能,而這種憐憫才是我們從歷史中痛定思痛的動力。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艾蜜莉・瑞特考斯基(Emily Ratajkowski)《我的身體,你的商品》

「當女人透過成為被注視的物件在這世上存活下來,或甚至闖出一番成就時,她所擁有的權力是那麼有限。」

如果說《Barbie》試圖以粉紅樂園的幻象掀起一場女性主義討論,《我的身體,你的商品》則是作者艾蜜莉在父權社會和資本世界的交錯脈絡下,思考和探問女性身體、權力和慾望的旅程。身為模特兒、演員、社會運動家、作家,儘管艾蜜莉擁有不同身分,她的簡介總少不免提及令她一夜成名的〈模糊界線〉(Blurred Lines)MV,影片中她幾近全裸出演,搖擺跳舞。

自小活在「漂亮」女孩的讚美聲中,她懂得利用美麗的身體和容貌作為賺錢工具,渴望由此獲得權勢、獨立、安全感和美好生活,卻一次次陷入自我懷疑,不得不誠實面對自己作為商品被凝視、利用和消費時的不安、掙扎和焦慮。

正如艾蜜莉所言,「寫下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要找到解答,而是要誠實探討那些我一直不斷萌生的念頭。」跟隨她的思緒,我們未必能得到關於性別和賦權的完美答案,但透過書中零碎卻真誠的回憶和經歷,我們能感受到一位女孩如何在成長過程中,努力回應和處理自己和身體的關係,以及在父權和商品化的社會文化框架下,女性作為審視者與被審視者的權力角逐。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羅賓.格伯《芭比傳奇:美泰兒創辦人之逆轉勝故事》

看到《芭比》電影trailer時,我已經想看這部電影,而家裏的男士就想看《奧本海默》,無錯,我們的家庭是性別定型。芭比無可否認是眾多女人的童年回憶,包括我。當時芭比是十分高檔的玩具,當我看見公仔是實心的,就好似有良心的,而且我還可以操控公仔的人生。現在小朋友已進化玩電子的RPG遊戲,不再玩實體公仔,不過芭比進入另一個大朋友的市場-更高檔的芭比收藏玩具,動輒可是幾千甚至幾十萬美金一個。有點與舊書相似。看過電影,不難發現是玩具品牌形象宣傳,但Why not?編劇在電影裏加插許多爭議性的文化議題,製造許多討論話題。我個人認為編劇真正想帶出存在的問題,打從一開始,芭比思考死亡展開故事,所有女權男權、種族等,只是存在的一部分。電影想為芭比重新包裝,賦予靈魂,而創造芭比的露絲幽靈,在電影中出現,平定所有紛亂,其中一句對白說她自己的故事會是另一部電影。這引起我對露絲的興趣,找來她的傳記讀。《芭比傳奇》的作者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和訪問有關人士。作者中肯描述露絲一生,露絲是典型的猶太商人白手興家,而且是位女性,在大半世紀前的美國是不尋常,書裏描述許多事件都能看到她堅定的決心,加上丈夫及家人支持,令她成為企業家。她初時為了生意無視法律與道德界線,雖然成功,但往後面對訴訟、被迫離開Mattel、癌症等,大起大跌。在男性主導的商場,作為單打獨鬥的女性,十分艱苦與孤獨,但到晚年轉營義乳生意及公益,使她贖罪並得到讚賞。她一生都在追求尊嚴、肯定和接納。芭比雖然是玩具,但對露絲與理解她夢想的人來說,芭比是一個關於女性與人生的表達方式,以及對無窮可能性的信念。另外在書裏有小小發現,電影裏芭比不喜歡肯尼,大家知道兩個公仔命名是露絲一對子女,而現實這兩姐弟是不咬弦,肯尼更是同性戀者,還有電影裏為何艾倫會加入和支持芭比去對抗肯尼?除了解讀為表現存在價值,是因為現實艾倫是芭比的丈夫。所以電影也好、芭比也好,都是露絲的寫照。而這部電影和書令我感動是對生命的熱愛。那個時代,露絲為幫補玩具公司收入,曾生產過軍事裝備。我聯想到《奧本海默》,我也會看這部電影,手上的奧本海默傳記的封面,本尊比演員更好看。

繪本童樂 Kadey Jadey:艾美.古格里耶摩 (Amy Guglielmo), 賈桂琳.圖維爾 (Jacqueline Tourville) 作者 / 布莉吉.巴拉傑 (Brigette Barrager) 繪者 《收集色彩的魔術師:迪士尼獨一無二的藝術家瑪莉.布萊爾的神奇世界》

「芭比海默」的迷因圖在網上成為全球熱議的話題,因為它們在主題和視覺效果與主題截然不同,色彩繽紛的芭比與黑白冷調的奧本海默,色調上形成鮮明對比。

這次為大家介紹《收集色彩的魔術師:迪士尼獨一無二的藝術家瑪莉.布萊爾的神奇世界》,這是一本關於迪士尼藝術家Mary Blair (瑪莉.布萊爾) 的傳記繪本。

Mary Blair是迪士尼動畫色彩的重要人物,她在迪士尼多部經典作品中展現了令人驚嘆的設計。她擁有富具特色的風格與色調,衝擊當時其他保守的設計師。繪本中透過同具豐富色彩的圖畫,讓我們感受她對世界的洞察力。

正因為她當時是一位為數不多的女性員工而具前瞻性的想法,她的堅持與突破傳統的態度為日後的藝術家帶來非常重的啟示。我們藉以了解迪士尼動畫幕後的創作,也展示了一位女性藝術家的成功歷程和堅持信念的重要性。

49份格仔書店(編劇職業探索):約翰伯格《影像的閱讀》(About Looking);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簡單來說,「芭比海默」迷因的出現只因這個世界很美也很不完美(不過”burst the bubble “ 與否就見仁見智,正如芭比這套電影為何會兒童都適宜?也是因為電影裏影像和對白在意義上的層次與分野)。如果循着這個方向,有本書可以介紹的就是John Berger 的About Looking (最啟發到筆者思考的是「存在時刻」。裡面的篇章都是由兩件事/物的對立或依存關係組成﹐以「並列」(juxtaposition)的方式作為刺激思考的切入點﹐並提倡以「雙重視角」看待周遭的事物。兩件事物﹐可以對立/依存/兩難﹐甚至各走兩個極端。要被這樣有趣的詮釋、視點所吸引﹐首要條件是要對二元對立不抗拒。)

世界可能本就是一個由不同的collective unconscious組成的迷因圖。芭比世界裏death drive(「死亡驅力」)令芭比覺悟,並且改變,令人想起佛洛伊德,也就想起他的著名作品《夢的解析》(”tell me your secret dream”(Barbie, 2023))。整個電影有部份是回應長久以來芭比公仔所帶來的Barbie doll syndrome 。但可能芭比本無罪,只是世界複雜多變,不完美。

芭比的心結在電影結局中得到解決;代表戰爭的原子彈卻在創辦人Oppenheimer都去世了,那個威脅卻仍在。
(“There is no going back”(Oppenheimer, 2023))

近日日本方面公開表達了對「芭比海默」這個迷因的不太接受。筆者猜想主要是因為日本人接受不了涉及原子彈歷史的玩具化。可是美國人在芭比電影中就可以將原子彈之父作為男人的心理構造原型(archetype , patriarchy方面的)玩具化(在電影中用芭比的Ken 的心路歷程來表達)。心理學的學說畢竟是由眾多實驗結果組成,研究男人的原型也不用informed consent。(“I am definitely not thinking about death anymore”(Barbie, 2023))。想起「死亡驅力」,又想起佛洛伊德。可是人的夢境雖然有所啟示,但畢竟還是要看看那個人願意解夢與否。(Barbenheimer: 解鈴還需繫鈴人)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保羅‧李文森《數位麥克魯漢》

筆者得坦誠自己未看電影,但作為一個社交媒體用家,則肯定被Barbenheimer 轟炸了幾星期。而只要稍為想一下,受Barbenheimer meme 到的人,一定比入場看了電影的人多。那就不妨介紹一本媒體研究的書去看這次的媒體現象。

顧名思義,《數位麥克魯漢》正是對麥克魯漢的新時代應用。麥克魯漢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提出他的名言:「媒體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原來在提出之時反被許多大學者質疑,認為它不能被驗證,太過空泛。當然在2000年代後的網絡社會,每兩三年就見證新媒體的起落,這句格言已成為所有網絡使用者的常識。

從自製網頁,到博客,到Facebook ,到instagram,Snapchat,Twitter,clubhouse ,每一個社交媒體都有不同意含。現在做市場行銷的,每日就是在和千變萬化的媒體模式搏鬥,與算法糾纏。都不要說medium is message ,根本是medium is king。

但麥克魯漢的理論早期之所以不被認可,也因為他不符學術體制的態度。他太多概念沒有仔細的定義和可操作的測量,更多像是給人帶來啟發。因此眼前書有兩大作用,首先是借用新的網絡生態闡釋他許多曾經難解的概念。再而是要在網絡時代推進,探索媒體現在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界限書店 Boundary Bookstore:瑪麗·雪萊《科學怪人》

電影《芭比》和《奧本海默》上映後斬獲數以億計的票房佳績。其中功不可沒的是,迷因將《芭比》和《奧本海默》的主要元素互相混合,比如把「粉紅色」和「爆炸」結合於不同的電影海報,形成強烈的詼諧趣味。但其實本質上,兩部電影同樣探討着人類作為造物者,與其造物建立起怎樣的關係— 是視作純粹為目的而存在的工具,抑或如同父母看待子女,信任其擁有無限可能性的關係?人類在造物以後所賦予的意義,與創造的本義相比,又有著怎樣的分別?抱持初衷,還是背道而馳?

這讓我聯想到科幻小說始祖作品《科學怪人》,聯想到「法蘭克斯坦的怪物」如何在時空、空間與虛實間穿梭,讓人類嚐盡自己所種下的惡果。

《科學怪人》的故事主軸圍繞着科學家維克多與其實驗品,無名的「科學怪人」之間的恩怨與衝突,講述維克多被探求生命根源的狂熱佔據意識,透過肢體拼接及電流實驗,創造出「科學怪人」。「科學怪人」本性良善單純,但自出生以來,它就受盡人類的仇視、羞辱與折磨,而變得憤世疾俗,決心向其創造者復仇,最終與維克多同歸於盡。筆者不禁反思,這難道是「科學怪人」的罪過嗎?弔詭而諷刺地,「科學怪人」的誕生,全因人類對生命的好奇與熱切,人類卻同時厭棄、憎恨著它的存在,以科學主宰了它的生死,自以為無所不能,卻又因未知而恐懼,最終自招滅亡。同樣地,奧本海默本來為了和平而研發原子彈,人類卻用之於戰爭,屠殺並恐嚇無權之人,以恐懼營造脆弱的和平假象;又如創造芭比本來是為了讓女孩子擁有幻想的空間,現實中卻反被視作物化女性的象徵,而且常被批評其宣揚不切實際的女性身體形象,不利女權發展。三者看似毫不相關,卻顯現着同樣的荒謬。

其實造物本無正邪之別,一切皆是取決於人類的取態。和平或毀滅,平等或壓迫,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但願《科學怪人》的悲劇不用再發生,世界長久和平,人人平等自由,像「芭比海默」此般的玩笑可長久地佔據新聞報道,「科學怪人」也不必再面對人類的恨與惡意。

閱讀俱樂部 A Book Club:馬欣《當代寂寞考》

「芭比海默」在西方電影市場相對受影響的情況下,兩套電影的參與者都努力宣傳,希望將觀眾由串流平台帶回電影院,當時同期還有湯告魯斯最新一集的《不可能的任務》。

一個人寂寞,全世界都寂寞。無論多少人相約去看電影,去到電影院的你始終是「一個人」看電影,伙伴們不可能在你不明白的時候暫停一下畫面,掃盲完畢後又再度開始。這個笑點真的受不了,趕快記下來轉發到朋友群中,對不起,電影院的你依然是獨自一人。

今期每週一書,閱讀俱樂部為你帶來馬欣的《當代寂寞考》,作者回首細看數十年的電影作品,從中發現原來電影中的他和她與銀幕外的你和我一樣寂寞。由《Birdman》到《Batman》,角色身份雖然不同,但不少電影卻流露出一種孤寂。

其實造物本無正邪之別,一切皆是取決於人類的取態。和平或毀滅,平等或壓迫,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這時代過去了,你看著這原本發燒的世界降溫,甚至沒力傷春悲秋,你必須獨自面對一個新世代。這是我寫《當代寂寞考》的原因,獨行的時代來臨了,你必須擋得住,也駕馭得了你的孤獨。這寂寞時代,四處有隨光亂舞的蛾啊,但願意或享受適當孤獨的人,遲早從那裡面會淬煉出作為人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