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stores 每周一書

北方的水浸

繪本童樂:《哇!「水」原來這麼重要!》、《變幻莫測的水》
49份格仔書店(_ _ 想像 imag.Zines ):《dA夯12: 地理啟蒙》
解憂舊書店:《預測大災難》
獵人書店:《在大滅絕來臨前:人類能否逆轉自然浩劫?從水利、生態設計、環境科學、基因研究到地球工程,普立茲獎得主對人類為解決地球問題帶來更多課題的觀察與思索》
閱讀俱樂部:《鼠疫》
界限書店:《在冰川消失之前:關於遠古時間與未來之水的27則故事》
序言書室:《日本轉型城鎮﹕一種連結個人與世界的社區實驗》

早前颱風杜蘇芮吹襲香港、台灣,在擾攘了數日後,一路席捲華東、華北,直到京津地區,連一向有排水系統的紫禁城也不能幸免。為免京津兩市受災,據說地方政府決定排洪至北京西南方的涿州市,致使當地多人無家可歸。我們不能忽視水的作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就是水能養育我們,同樣能摧毀我們,繪本童樂帶來了加古里子與鈴木守的《哇!「水」原來這麼重要!》,還有菲利浦‧邦廷的《變幻莫測的水》,相信以水為題材的繪本,還有很多,而與水共處之道,大概是所有人畢生的功課,實在應該從幼年啟蒙。

Photo from https://english.aawsat.com/ by EPA/Xinhua

我們或許習慣了打風或水浸,但在較為乾旱的華北地區,水災畢竟比較罕見。但在在全球暖化的年代,這些現象不再局限於某一地域。的確,對於習慣面對颱風、水災的台灣,卻有強大的「韌性」,風吹雨打巋然不動,令曾在臺灣讀書的49份格仔書店(_ _ 想像 imag.Zines )店員讚嘆,所以也帶來2012年出版的刊物《dA夯12: 地理啟蒙》,讓我們閱讀一下,臺灣社會怎樣認真討論921大地震或莫拉克風災下的城市生存課題。解憂舊書店回到Len Fisher的科學史讀本《預測大災難》,這位得過搞笑物理學奬的作者,在書中坦言我們至多只能減止天災的規模和損害。如果人類真是那引起天災的刺激物,我們在災難面前也無能為力。看看獵人書店的介紹,我們知道,科學家寇伯特也在《在大滅絕來臨前》裡面提到,如今人類對河流及其他自然生態的改造,已令大自然面孔全非。它能否發揮自然調節的作用,也要打一個問號。

說到天災,也許,人是其中一個最複雜的因素。災難發生時,人們的恐慌心理和自私行為,往往會令更多人死亡。大家不妨像閱讀俱樂部那樣,重讀卡繆小說《鼠疫》以警惕自己。當中的一句話﹕「既然得親眼見到某人死亡,這個死去的人才有重量……」值得我們反思,就像每次總是要在大災難發生、多人死傷以後,我們才明白現在正處於「全球暖化」的意義。界限書店說,在安德烈・賽恩・馬納松的《在冰川消失之前:關於遠古時間與未來之水的27則故事》中,每則故事都是為人類敲響喪鐘,藉此希望讀者們思考歐本海默引用《薄伽梵歌》的那句話「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是否也適用在我們身上。

全暖化意味着天災的全球化,除了減少破壞自然環境,網絡化世界的人類,也可以互相分享防災和地區自治的經驗。榎本英剛的轉型城鎮就是一個例子,《日本轉型城鎮﹕一種連結個人與世界的社區實驗》是榎本將2019年風災及新冠疫情後一連串思考付諸實踐的紀錄,也是序言書室給讀者的另一種可能性﹕榎本的「城鎮」從實踐中證實,只要每個人都充份發揮潛能,不忘保持社區與社區的聯繫,這些社區的個體也可以擺脫社會的束縛,實現食物、水電自主,並能自行解決醫療和老化問題。

繪本童樂 Kadey Jadey:加古里子 作者 / 鈴木守 繪者《哇!「水」原來這麼重要!》 / 菲利浦.邦廷 作者‧繪者 《變幻莫測的水》

在需要快而準的生活裏,我們總會間歇性失去了抽絲剝繭的耐性與堅持。然而世界在某些情況會好像預設了鬧鐘,敲起提醒我們重整腳步的警號,在我們在習以為常的坦途中,加了些羈絆,讓我們學習謙卑順服。

其實我們也不是不冷靜,一直以來總有不少人樂於研究種種人類將面臨的危機,只是在理解解讀的過程少不免沖出些沙石,讓本來的蛛絲馬跡變得不那麼直接。

以天災點題,除了想到現代化所帶來的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也會希望探知一下水的本質。無論是日本作者加古里子《哇!水原來這麼重要!》抑或是澳洲作者Philip Bunting的《變幻莫測的水》,都不約而同道出水的百變以及重要性。然而背後所帶出的訊息卻有點不一樣,有說明豁達做人的哲學,也有說明人需要珍惜資源的道理。

世界看似複雜,但很多時候好像越有耐性收集資訊,並且能化繁為簡才是能真正梳理世界運行的脈絡。雖說兩本書對水的解讀不盡相同,但都不約而同導向說明水對人的影響與覺知。

49份格仔書店(_ _ 想像 imag.Zines ):劉克峰 策刊《dA夯12: 地理啟蒙》

颱風杜蘇芮席捲華東、華北多地,多地出現水災。一海之隔的臺灣南投,同樣受到卡努環流帶來的豪雨重創,土石流甚至掩埋仁愛鄉的加油站。上次如此嚴重的水災,已經是2008年颱風莫拉克所帶來的。imag.Zines 的幾位店員也在臺灣讀書,總會驚嘆這座小島的強大韌性。這座島嶼面對着颱風、地震等不同程度不能逃離的地理狀態。相對之下,香港在地理條件上的確是一塊福地。

幾位店員在課堂上最常聽到經歷過921大地震和莫拉克風災老師討論城市的生命力議題。面對環境如何保留彈性,似乎成為了一種城市的生存哲學。2012年出版的《dA夯12: 地理啟蒙》,正好回應着這個命題。雖然出版事隔十年,但內容猶新。當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台灣館策展人劉克峰負責策刊,輯錄不同建築背景學者和從業者,分享他們對於建築與環境的反思。相對一些現代化設計的建築,他們發現一些民間建築反而更能回應到我們所在環境生態。

這期雜誌印刷上還是大花心思 – 一式兩冊。當我們翻開內頁,頓覺在翻一本藝術品。店員最喜歡還是書冊的一句說話﹕「不是直接從西方啟蒙來的建築美學﹕而是地理上面的炎熱溫度、是每年颱風季節、是在太平洋地殼運動下的安危是以自己的判斷來追求自己想法的建築」。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Len Fisher《預測大災難》

每次水災,我都想起九十年代美國電影《未來水世界》(這部戲當年也是票房災難)。電影、文學創作者往往有感人類不智行為而預視未來災禍。其實天災是可以預測並防患未然,不是靠想像、占卜,而是用科學。從《預測大災難》一書可知道從伽利略以來,科學家如何設法預測天災人禍。社會動亂、經濟動盪、生態浩劫、氣候變遷、乃至其他天災人禍,它們的徵兆都有共同之處,而且也都非常淺顯,所有人都能領會並加以留意。作者是英國大學物理系學者,因研究怎樣泡甜甜圈最好而得過搞笑諾貝爾物理奬。書裏從古典科學到最新超級電腦模型說明如何顯示災難警號,也教讀者運用應用懷疑論判斷預測是否可靠。作者用輕鬆簡單易明的文字說明本來深奧的科學和數學研究,即使是數學或科學白癡都能明白,而書後附注詳細列出各主題的背景資訊、參考文獻及趣聞等,讓讀者能做深入研究。我們知道了又如何?他說就算不能完全避免災難發生,至少可以降低損害。作者雖然戲謔科學家洛夫洛克的蓋婭假說,地球是一個大型生命體,有自我調節機制,自我保持平衡,其中方法就是清除有害刺激物,若相信假說是真的,而萬一人類正是那個刺激物,我們就大問題了。但我有時真的懷疑人類就是那個刺激物。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伊麗莎白.寇伯特《在大滅絕來臨前:人類能否逆轉自然浩劫?從水利、生態設計、環境科學、基因研究到地球工程,普立茲獎得主對人類為解決地球問題帶來更多課題的觀察與思索》

華北排洪到底發生過甚麼事?尚欠透明資訊,不過從《在大滅絕來臨前》書中八則報導,我們可了解地球如何被現代人類重塑,而當人類——特別是城市——面對壞掉的生態系統,又如何付上高昂代價去致力維持現狀。

其中一則報導美國中樞都市芝加哥,昔日建造了對全國水文地理影響甚大的人工運河,後來為了去除雜草,人們將來自亞洲的鯉魚引入河道。然而鯉魚除了吃雜草,還會吃其他魚類,可以透過運河入侵連接的湖泊,破壞重要的淡水生態系統。原本其實關閉運河便能保護湖泊,只是城市致力維持這條載人、載貨、排廢的運河如常運作,不願關閉運河。與華北或書中其他個案相比,此個案的代價也許未算太大,就是更進一步建造通電的魚網,阻止鯉魚入侵其他水道。

大自然即使壞掉,本來也有一定程度的復原能力。只是,當作者一邊佩服科研人員的熱情和毅力,另一邊不禁多次提及她的擔憂:已被人類大幅介入的河流生態,還算是「河」嗎?已被人類大幅重塑的自然環境,還算是「自然」嗎?最後,她提及有科研人員以「化療」來比喻試圖作出補救、卻必更進一步重塑的地球工程。

這類致力維持現狀和付出高昂代價之間的拉扯,是我們可見的未來。

閱讀俱樂部 the book club:卡繆《鼠疫》

天災人禍是悲劇的雙子星,通常都是一起出現。災難中往往是一個不幸緊扣著另一個不幸發生,今次水災的出現無疑是無情的大自然所帶來的災害。今期每週一書,閱讀俱樂部就用一場災難的紀錄分享災難帶給我們的反思。

《鼠疫》只是平鋪直敘的記錄一場疫症的發生,沒有甚麼神秘病毒,沒有科學家製作病毒兵器,有的只是疫症的出現,人民的驚恐,疫情消退,生活復常。但當災難出現時,恐慌會令人們作出錯誤決定,一個錯誤連著另一個錯誤,結果一切變得更差更嚴重。

每次重讀《鼠疫》,再看看新聞報道中的災難,總會有一番新體會。

「既然得親眼見到某人死亡,這個死去的人才有重量,那麼這些散布在歷史當中的一億具屍體,不過就是想像中的一縷煙罷了。」

界限書店 Boundary Bookstore:安德烈・賽恩・馬納松《在冰川消失之前:關於遠古時間與未來之水的27則故事》

當大自然的災害出現時,人類引以為豪的文明顯得不堪一擊。數日間,一場颱風,一次地震就讓成千上萬的人家園盡毀,流離失所,徒留無數痛惜的人間悲劇。在此等「天災」面前,人類往往只會以受害者的身分感命運多舛,卻選擇性地遺忘了飛速發展的工業技術,源源不斷的資源開採是如何殘害自然,造成全球暖化,臭氧層空洞,海平面上升等「人禍」。本期推薦給各位讀者朋友的每週一書——《在冰川消失之前》,以多達二十七則有關冰川的故事為我們敲響警鐘,留意「天災」背後所忽視的「人禍」。

作者安德烈·馬納松在其書《在冰川消失之前》中,以平易近人的口吻將自然災害出現的原因娓娓道來:工業化讓雨林和濕地淪為無法調節生態環境平衡的無用之地,成立自然保護區也只是為了像裝置藝術般讓人品味;在資本市場與消費主義的驅使之下,政治人物否認全球暖化的真實性,甚至戲稱冰川融化會帶來新的航道及更多的經濟效益。這一切帶來的後果就是,我們正在像夢遊般走向災難,沉醉於現代繁榮的鏡花水月,直至天災出現,才彷彿後知後覺般從夢中驚醒,象徵性地開展補救措施。可是,在片刻忙碌與哀悼後,又被打回原形,如常地對環境問題視而不見,將呼籲大眾關心環境問題的行動者視為跳樑小醜反覆譏笑,好像一切自然災害只是概率問題,歸責運氣,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了無瓜葛。

筆者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一直有一個疑問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為什麼全球暖化,海洋酸化等環境問題明明是「現在進行時」,現代人卻總會以為這些事情離我們距離遙遠而選擇無動於衷呢?直到筆者看到〈蒸汽機之神〉一章才得到恍然大悟。現代社會在不知不覺中遮蔽住了我們的視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替車子加油,只是看到一堆跳動的數字,卻沒看到支付這些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的後果;我們調低冷氣的溫度,只是感受到暫時的涼意,卻看不到海水溫度上升是如何形成更強勁的颱風和暴風;難道只有我們在看到螢幕上那些怵目驚心的洪水淹沒高樓,颱風摧毀村莊,我們才肯承認這些「遠方的災難」與我們當下的生活模式環環相扣,息息相關嗎?

當我們看到這些天災人禍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各國的新聞報導,歐本海默引用《薄伽梵歌》的那句話是否也適用在我們身上?我們是否成為了死神,成了這個世界的毀滅者?最後,筆者希望各位讀者在留意天災新聞的同時,可以從《在冰川消失之前》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發,既然我們無力抵抗「天災」,阻止「人禍」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即是我們責無旁貸的義務。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榎本英剛《日本轉型城鎮﹕一種連結個人與世界的社區實驗》

天災人禍,總是令有自主意識的人思考,希望掌握自己的未來。日本2019年的風災、2020的全球瘟疫就令榎本英剛思考全球化下的世界,是否能讓人類永續發展。本書正是作者化了十幾年時間開創新的社區實踐所得來的成果。

有趣的是,作者本來是個人成長方面的教練,旨在令人發掘自己的潛能,成為更有自主更有能力的人。這種背景,通常會著眼於個人,認為所有問題都應該從個人層面找解決方案。但作者的特別之處是,他好快意識到社會其實正在限制好多個人的成長和能力。所以越是發現個人的潛能,他就越想思考「把人的潛能充分引發出來的社會究竟是怎樣的呢?」這個問題,令作者走上個人實踐以外的領域。

面對全球化問題,好多人都會覺得非常無力。在無從入手的情況下就只能回到個人層面。但作者卻找到「社區」這個層面作為入手點。他在英國探訪了自給自足的生態村,了解到自足社區的可能。但他並不滿足,他希望在已有的社會脈絡著手,令更多人更多社區更轉化。所以他又發現了「轉型城鎮」的實踐。終於在2008年,他回到日本開展自己「轉型城鎮」的計劃。

本書可貴之處,在於「轉型城鎮」並不是紙上談兵,而是一個已實踐並成熟的案例。全球已有過千個社區登記自己作為「轉型城鎮」。榎本在神奈川縣的社區,已經實現了很大程度的食物及水電自主。他們並不是遺世獨立的孤絕社區,而是與現代社會有連結的活躍社群。他們有現代醫療設備,也考慮到人口老化問題,在社區的諸多方面都達到可持續性。

在世界越來越不穩的時代,「轉型城鎮」表現出一種開放又可持續的社區實踐。